1. <optgroup id="qnccs"><em id="qnccs"><pre id="qnccs"></pre></em></optgroup>
          <track id="qnccs"></track>
              <legend id="qnccs"></legend>
              關于新知 董事長介紹
              董事長介紹

              李勇,1964年7月生,云南省昆明市呈貢縣人,1985年9月2日投身出版發行事業至今,是中國百名優秀出版企業家,擔任新知集團董事長。

              1998年— 2003年  任呈貢縣第五屆、第六屆政協委員

              2000年— 2005年  任第十屆昆明市政協委員

              1995年— 2005年  任昆明市青年聯合會第五屆、第六屆委員、昆明市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

              2002年— 2012年 任云南省青年聯合會第八、第九屆常務委員

              2003年— 2010年  任呈貢縣政協第六屆、第七屆副主席

              2011年— 2016年  任昆明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常委

              現任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現任云南省政協常委

              現任昆明市政協常委

              現任昆明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現任云南省出版物發行業協會副會長

              現任云南省文化館第一屆理事

              個人概況

                    李勇,新知集團董事長,新知事業創始人,國家新間出版總署評選的新中國60年百名優秀出版企業家,中國書刊發行協會副理事長,云南省文化產業界聯合會副會長,昆明市政協常委。 

                    1964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畢處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陸軍學院政治專業。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著名愛國人士李公樸先生創辦于1942年的北門書屋在昆明恢復重建,李勇成為了重建后北門書屋的第一批營業員,他從出版行業的最基層崗位做起,傳承了愛國、進步的公樸精神,1991年創建昆明市兒童文學研究會讀者服務部(新知集團前身),始終堅持誠信經營,發展成為中國較大的民營實體書店。

                    李勇董事長投身書業30多年,胸懷天下又勤奮務實,他放眼全球,高屋建瓴,為新知集團制定了“新知要努力成為以推動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來實現自身價值的企業,與社會高度和諧的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使新知事業具有了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時空的恢宏氣勢,從使命和擔當層面造就了一個國際化企業溫暖的人文情懷和宏闊的戰略格局。 

                    李勇董事長深刻把握圖書行業規律,為新知事業制定了 “建設圖書行處一流品牌,打造高端水果品牌,建設世界較大的民間藏書樓”的三個高遠發展目標,制定了“賣好書、種好桃、建好樓、走出去”的3+1的發展戰略,這個發展戰略既立足于新知企業的客觀實際又緊扣國家意志,與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綠色經濟強省的發展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將云南建設成為“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定位高度切臺,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凝繫力和可行性。 

                    李勇董事長帶領一個創業時僅有四個人、30平方米的小書店發展成為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國際連鎖發行集團,成為國際出版業界最受人尊敬的書店之一。劉云山、劉苛葆、楊潔篪、艾力更·依明巴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考察并給予高度評價,中宣部、商務部、文化部、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均給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新知現象成為中國新間出版業界持續談論的話題。

                    李勇董事長著作《一生做好一件事》、《李勇語錄》不僅在中國新間出版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也被中國著名企處選為培訓教材,受到了國勞院新聞辦主任蔣建國、中共云南省委書記李紀恒等領導的充分肯定。 

                    李勇董事長堅持終身字習,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中,他還持續七年安排時間到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井岡山干部學院、延安干部學院學習毛澤東戰路思想和現代企管理知識,并把新知企業辦成7新知人成長逬步的新知大學,帶出了一個有使命感、責任心、敢打敢拼、勇于擔當、雷厲風行的有超前意識和超強執行力的團隊,培養了一大批新知事業的后備人才,形成了新知事業最可寶貴的思想理論體系和干部隊伍,并持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力。 

                    李勇董事長倡導每個人都要成為一個學習型的個體,他是學習的典范,他是知識的傳墦者,也是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典范。他自幼習武,正氣凜然,博覽群書,融會貫通,百折不饒,勇往直前,統籌兼顧,持續創新,是中國新間出版業不多見的領軍人才,是在中國和世界出版業市場實踐中成長起來的杰出企業家,他不斷追求真理,帶領新知人為中華民族文化事業和人類文明進步事業出了積極探索和杰出貢獻,他是全體新知人的精神領袖,也是新知事業各項工作的良師,是全體新知人和新知合作伙伴的益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李勇董事長和他帶領新知人創建的新知事業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查看更多
              個人榮譽

              1999年9月被評為“昆明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2年被評為“昆明市優秀文明市民”。

              2003年7月被昆明市人民政府評為“優秀企業家”。

              2006年10月被評為“云南省文化產業十大杰出企業家”。

              2008年6月被云南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評為“云南省優秀文化企業家”。

              2008年12月被評為“中國創意產業先進個人”。

              2009年2月被授予“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民營科技創新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

              2009年2月被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助人為樂模范”。

              2009年9月15日在旅游衛視和民生銀行舉辦的“2009我的夢想”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中國十大夢想家”。

              2009年12月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新中國60年百名優秀出版企業家”。

              2010年11月被農業部評為“中國農經產業種植行業十大領軍人物”。

              2012年9月被評為“昆明市十一屆優秀企業家”。

              2013年10月30日被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評選為“企業文化建設優秀管理者”。

              2013年12月10日被評為“云南省十大風云滇商人物獎”

              2014年9月29日,榮獲首屆云南文化國際傳播貢獻獎。

              2014年12月,榮獲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第四批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稱號。

              2016年1月5日,榮獲“2015年度民營書業創新人物”獎。

              2018年11月1日,榮獲“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圖書發行業致敬影響力人物”稱號。

              經典語錄

              企業價值篇

              一、共同事業:

              圖書事業是人類社會的陽光產業,為了共同的事業和目標,我們走到了一起,成為為繁榮文化教育事業而奮斗的新知人。(1999年5月3日)

               

              二、新知事業:

              新知事業是全體新知人的共同事業。(1994年4月28日)

               

              三、核心文化價值觀:

              新知要努力成為以推動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來實現自身價值的企業、與社會高度和諧的企業。(2005年7月9日)

               

              四、圖書的功能和作用:

              圖書是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經驗的總結,它在記載歷史、傳播文化知識、普及科技教育、弘揚傳統文化、對內對外交流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圖書企業也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文明標志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說,文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假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了圖書,缺少了文化,那么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一個國家如此,一個省、一個地區仍然如此。一個文化教育事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必然是一個經濟強國,必然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社會高度文明的國家。(1997年10月1日)

               

              五、文化的價值:

              文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離開文化談發展是空洞的,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做支撐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短暫的,是不長遠的。(1999年6月3日)

               

              六、新知事業:

              新知事業與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是一致的!新知歷來注重研究政治,了解國情,緊扣中央精神和國家意志來發展企業。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發展戰略是“兩強一堡”,即民族文化強?。盒轮谠瀑F川湘四省建設了63個連鎖書城,民族文化強省的工作我們參與了;綠色經濟強?。蝴惤┨议_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李勇雪桃,代表云南各族人民的美好祝愿連續六年獻禮國慶招待宴會,向偉大祖國祝福取得了成功,打造了一個高端水果品牌,帶動了麗江農民脫貧致富,積極地、自覺地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中去;隨著新知東南亞、南亞5個華文連鎖書局的相繼開業,我們已經跨到了對面的橋頭堡上?。?013年2月6日)



              創新理念篇 

              一、創新:

              想別人想不到的事,做別人做不到和不敢做的事叫創新。前提是要切合企業自身實際,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2007年5月17日)

               

              二、創新要切合實際:

              創新等活路,不切合實際的“亂創新”等死亡。(2007年11月2日)

               

              三、學習力:

              學習力是創新力的基礎,創新力加執行力是發展力的保障。學習型組織是由學習型個體組成的,學習型社會是由學習型組織構成的,我們提倡每個新知人都能成為一個學習型個體。(2005年1月4日)

               

              四、品牌觀念:

              文化是品牌的支撐點,品牌背后是文化在做支撐。(2009年3月14日)

               

              五、價格競爭:

              價格競爭是十分有限的,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誰的企業又能支持多久?(2007年7月9日)

               

              六、評價人的標準:

              對一個人的評價應該是總體評價、綜合評價,這樣才夠客觀和準確。而不是根據需要評價其某一點,或者是某幾個方面,這都是不完整的,是有失偏頗的。(2005年4月7日)

               

              七、鼓掌:

              熱烈的鼓掌是支持、是贊同、是響應、是鼓勵、是激動、是感動。(2010年元月1日19:00)

               

              八、品牌文化:

              品牌要具有唯一性,搞雜等于搞砸。(2004年12月6日)

               

              九、學習與創新:

              我們不但要善于向我們的同行學習,還要善于向別的行業學習,這樣才有利于打破我們的慣性思維,從而找到創新的突破口。(2009年6月5日)

               

              十、人才成長過程:

              其實人才成長的過程就是從實踐到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的周而復始的過程,企業成長的過程也是人才成長的過程。(2004年1月1日)

               

              十一、投資與眼界:

              投資投的就是預期、是未來,即你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商機。大家一致看好的事,你最好別去碰。別人竭力鼓勵你去做的事,你最好多個心眼?。?010年9月13日22:08)

               

              十二、提前意識:

              第二天一早要辦的事情,頭天晚上做準備,再晚也是早。第二天早上才來做準備,再早也是晚。有準時文化的團隊比有遲到文化的團隊有競爭力;有提前文化的團隊比有準時文化的團隊有競爭力。(2010年8月4日16:14)

               

              十三、知識與見識和能力與學歷:

              人與人之間,在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基本相近的情況下,關鍵時候往往見識比知識更重要,能力比學歷更重要。

              把復雜的理論和問題講清楚了,讓人聽得明白叫有水平;把簡單的理論和問題講復雜了,讓人聽不明白叫沒水平;把高深的理論和復雜的問題講簡單了,讓人聽得明白叫高水平。(2003年7月30日)


              十四、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指標是階段性的指標,而社會和諧指標則是需要不懈追求的永久性指標。(2005.10.28)

               

              十五、文化是核心競爭力:

              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到相當水平或趨同時,競爭主要體現在文化優勢上,這是根本性競爭,是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與之相比,其它方面的競爭只能算是一般性競爭。(2006.8.10)

               

              十六、寫與改:

              與其說文章是寫出來的,還不如說是改出來的。不經過字斟句酌,反復推敲和修改的文章至少是不嚴謹的。(2012年8月15日11:45)

               

              十七、創新與品牌: 

              創新思想是創造品牌的源泉和基礎。美國人把蘋果叫蛇果就能產生差異化,從而讓人產生好奇,產生記憶,產生消費欲望。(2010年12月12日07:25:26)

               

              十八、與時俱進,與時倒推地看問題: 

              凡事要講時代背景,要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情制宜,這叫與時俱進。

              角色不同,高度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就會有差異。時間不同,時代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結果也會不同,我們需要與時俱進、與時倒推地在時代背景下客觀地看問題。(2010年12月12日09:26:30)

               

              十九、先飛的不一定是笨鳥: 

              俗話說:笨鳥先飛。其實先飛的鳥不一定是笨鳥,而是聰明的鳥,力求上進、不想落后的鳥,客觀、奮進的鳥,作風踏實、埋頭苦干的鳥,能成就事業的鳥。(2010年12月6日07:59:26)

               

              二十、美食: 

              所謂美食,就是每個地區的人們從小吃慣、吃順了的具有依賴性并能讓當地人產生惦記心理的那些食物。具有地方風味和地方特色。(2010年6月1日)

               

              二十一、突破發展困境的利器: 

              創新力是突破發展困境的利器?。?013年12月16日16:08)

               

              二十二、思維靈活性: 

              靈活性還體現在動態思維上。如:賓館規定早上7:00供應早餐,實際6:45就可以就餐了,因為賓館準備需要有個時間過程,即逐步完成菜品準備,而這個過程不可能在10分鐘內完成,至少得20分鐘至半個小時,這就是我提前15分可以早餐的理論依據,我們要學會用動態思維去思考問題。(2013年6月21日07:46)

               

              二十三、想和做: 

              職務越高,動腦思考問題的能力越強,動手執行的能力則越弱;職務越低,動手執行的能力越強,動腦思考問題的能力則越弱。抓宏觀的,微觀弱,抓微觀的,宏觀弱。(2014年6月14日11:09)

               

              二十四、熊與雄: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我們要提倡和樹立“兵雄雄一窩,將雄雄全體”的文化。每一位中高層管理人員更是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動把員工帶出雄氣來,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2012年8月12日)

               

              二十五、政治、文化、經濟:

              政治、經濟、文化是世界各國普遍的排列順序,如果哪個國家敢于把文化和經濟的順序置換一下,那個國家就可能獲得優先發展的優勢。政治是建立法規、制度、體制和規則的基礎,政治排首位沒錯。文化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理應排在第二,因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排序先后代表著重視程度,文化的形成與認同需要時間和過程,認識得早形成得就早,作用發揮得就早,國家社會受益得就早。(2009年9月10日1:59)

               

              二十六、創新與借鑒:

              創新就是既要閉門造車,又要拿來主義。閉門造車是自主創新,是特色創新。拿來主義就是學習和借鑒,現學現用。二者的有效結合將給企業注入無限的生機與活力。(2008年11月3日)

               

              二十七、術:

              “術”直觀理解就是技術。深層次的理解就是我們做人和做事的方法論。(2005年1月7日)

               

              二十八、發展恒等式:

              學習力+創新力+執行力=發展力,也叫發展公式或發展恒等式。(2013年12月26日)

               

              二十九、市場:

              大市場是顯性市場,細分市場是大市場延伸出去的末梢市場,潛在市場就是隱性市場。在顯性市場即大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并逐步達到白熱化狀態的今天,努力做好細分市場和潛在市場,就能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06年8月23日)

               

              三十、企業家:

              真正的企業家應該具備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戰略家、教育家、慈善家、經濟學家的綜合素養。(2007年3月2日)

               

              三十一、否定自己:

              在別人否定自己之前先否定自己;在其他同行業企業否定新知之前先否定新知。(2009年5月19)

              哲學思想篇

              一、人生價值觀: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應當以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對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所起作用的大小作為衡量標準。作為新知人,我們有責任為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2006年11月4日)

               

              二、三類生命:

              綠色生命、灰色生命、黑色生命。

              綠色生命積極面對人生,生生不息,奮斗不止,追求理想,奮發向上,是完美的理想主義者。

              灰色生命聽之任之,不思進取,自暴自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冷漠,自私,虛偽,缺乏愛心,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

              黑色生命不顧別人,專門利己。集中表現為:吃、喝、嫖、賭、吸,坑、蒙、拐、騙、偷,百無聊賴,碌碌無為,專干壞事,毫無意義地浪費生命。

              (2001年5月3日)

               

              三、人活三種境界:

              第一:物質需要,即吃飽穿暖或吃好穿好;

              第二:活一種品位和檔次;

              第三:活一種精神和境界。

              (2006年1月4日)

               

              四、度論:

              不偏不倚謂之度,恰到好處謂之度。其實,人生就是一個大的度,這個大的度是由千千萬萬個小的度組成的,包括你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有一個對度的把握。對人生的度把握得好的人,會獲得很多意外收獲。對人生的度把握不好的人,將失去很多東西。(2004年7月2日)

               

              五、大與?。?/p>

              與漫長的人類發展史相比,人的一生不過是曇花一現;與浩如煙海的世界科學文化知識相比,我們每個人的所學和所知,幾乎等于無知;與無窮無盡的宇宙相比,有限的地球不及空氣中飄浮的一粒浮塵。由此,我明白了人生的寶貴,懂得了謙虛,知道了大小。(2003年4月30日)

               

              六、格局:

              格局是高度,就是大范圍。從發展連鎖的角度講,只想在昆明發展,連鎖店就不可能開到云南的其它地州去。只想在云南發展就不可能開到其它省區去。只想在中國發展,就不可能成為國際連鎖、全球連鎖企業。(2013年10月19日07:21)

               

              七、人與財的關系:

              人聚財聚,財聚人散,人散財散,財散人聚。做企業的人要懂得團隊員工的需求,并滿足大家的合理需求,把握好人與財之間的這個度,事業的基礎才牢靠,事業才能夠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1998年6月17日)

               

              八、精神觀:

              1、為某種信仰和追求而持續保持的內在動力叫精神。(2009年9月9日)

              2、為了某種理想和目標追求而持續保持的責任心、進取心和使命感叫精神。(2009年9月23日)

              3、精神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內在動力的源泉。(2008年11月22日8:17)

               

              九、文化觀:

              1、以文教育之、以文感化之叫文化。教育和感化受眾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認同說教者的價值觀。

              2、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并高度認同的語言習慣、行為習慣。習慣就是文化,各種習慣就是各種文化。民族文化更多的就是民族風俗、民族習慣。(2009年9月10日)

               

              十、有心人:

              事情是留給有心人做的。(2006年11月16日)

               

              十一、偶然與必然:

              世界發生著一切該發生的事情,不存在偶然,全部都是必然。只要你能想到的事,它就一定會發生,只是時間或早或晚而已?。?003年6月29日)

               

              十二、成功沒有標準:

              從你認為自己成功的那一刻開始,也就是你走下坡路的開始?。?007年7月9日)


              十三、“精、氣、神”:

              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小到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一個個人,都需要有點精、氣、神,否則無法立國,無法立業,無法立足。(2009年12月14日)

               

              十四、自知之明:

              自知者明,自明者強。(2009年12月16日20:10)

               

              十五、用心做事:

              用心和投入往往就能做成本以為自己做不成的事情,有時甚至超過你的預期。(2009年12月17日7:07)

               

              十六、非常之事與非常之法:

              非常之事以非常之法泰然處之。(2009年12月17日9:10)

               

              十七、理想與目標:

              只要你把理想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它就離你近了。(2009年12月18日)

               

              十八、客觀認識事物:

              你認識和理解不了的事情,不等于它就不存在,好比你不了解的文化不等于它就不存在一樣。人往往會因為一己私利、一點私心而隨意和故意否認自己沒有認識到的事物,這是人類社會的悲哀。(2009年12月19日08:28)

               

              十九、運氣:

              據說,運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平均每八年會到你身邊一次。只不過有的人發現并及時抓住了它,使之成為改變其人生發展的一個機遇;有的人發現這好像是個機遇,猶猶豫豫地錯過了;有的人到死也沒能發現一生中曾有幾個運氣、幾次機遇到過自己身邊。當然,最難得的是能夠自己創造機遇的人。(2005年2月6日)

               

              二十、胸懷和高度:

              你的胸懷和高度,決定你事業的廣度和深度。當你心中裝得下3000人的時候,你可以當個村長;裝得下3萬人的時候,當鄉長;裝得下30萬人、50萬人的時候,當縣長;裝得下300萬人、500萬人的時候,當市長;裝得下5000萬人、8000萬人的時候,當省長;當你的心里能裝下5億、8億、10億人的時候,你就能當國家總統、元首、總理、總書記。(2008年10月3日培訓時)

               

              二十一、好人與壞人:

              好人與壞人是相對而言的。當我們把一個人的缺點全部隱藏起來,反復強調和宣揚他的優點,他就是個好人、優秀的人、卓越的人;當我們把一個哪怕平時大家認為是個好人的人的全部優點都隱藏起來,甚至否認他曾經的優點,反復強調和宣揚他的缺點、過失和錯誤,他就成了壞人。(2005年3月4日)

               

              二十二、傳統與時尚:

              越是傳統的,越是永恒的;越是時尚的,越是容易過時的。正因為其有經久不息的文化內涵,才成就其傳統和永恒的基因。時尚因其需要隨時間變化而變化,越時尚其更新速度就越快,過時得就越快。(2007年8月8日)

               

              二十三、文化與和諧:

              優秀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要素。(2009年12月22日12:24)

               

              二十四、“孝文化”的傳承規律:

              你對父母好,子女對你好。而非你對子女好,子女對你好。這是中國“孝文化”的傳承規律。(2009年12月20日16:06)

               

              二十五、思維方式:

              人的思維方式大概可分為正常思維、逆向思維、躍式思維、透視思維、系統思維和全局思維六種。正常思維是正常人清晰而有條理的思維方式;逆向思維是指有反向推理習慣的思維方式;躍式思維也可以理解為跳躍式思維和活躍思維,即不被一個問題所阻撓,懂得繞開來思考問題的思維;通過相關細節現象,實現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透過表象看到本質的思維方式就是透視思維;系統思維其實就是全面思維,即把相關要素和信息通盤思考,從而達到抓住重心、把握重點的目的;全局思維就是比較思維、平衡思維、大局思維、和諧思維的集中體現。即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具體體現。六種思維中,后一種是前一種的升級版。有后一種思維的人往往具備前一種或前幾種思維的能力。(2010年元月3日年工作會議上)

               

              二十六、核心與邊緣:

              國家、民族和個人一樣,當你不想努力成為核心的時候,就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2008年3月9日)

               

              二十七、弱與強:

              每個行業的企業都是做強成為做大的基礎,做大成為做強的必須。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幾乎每個行業的企業都將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2010年1月29日)

               

              二十八、中國與世界:

              在中國擁抱世界的今天,世界也擁抱中國。保守而內斂的中華民族,向來不善于包裝自己、推銷自己。忠厚積善德,厚積而薄發。第29屆奧運會,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世界長期以來對中國太多的偏見。(2008年8月22日)

               

              二十九、信任與不信任:

              下屬往往渴望上級對自己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卻往往十分有限,且難以持續,特別是在誠信缺失的社會中更是顯得彌足珍貴。對于上級來說,無緣無故地不信任下屬,管理成本會增高;過分信任下屬等于放任,一旦監督機制跟不上,會逐步演變成放縱,成本同樣會增高。對于下屬來說,自己的行為會讓上級持續地對自己產生信任還是不信任,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自己的信譽和上級對自己的信任一樣,都是自己做出來的。(2010年02月23日 15:39)

               

              三十、快樂工作:

              世界上再沒有第二種事能像工作一樣給人們帶來持續永久的快樂?。?008年2月2日)

               

              三十一、德與善:

              德正長生,至善若氣。(2010年4月28日)

               

              三十二、好文化:

              好的文化能讓更多的人響應、順應、效仿和模仿。(2010年4月15日)

               

              三十三、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一旦是那么回事,感覺不錯;自以為是如果不是那么回事,會很糟糕。以謙虛、嚴謹、審慎的態度做事很重要。(2008年4月4日)

               

              三十四、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淡薄是文化缺失的根源。(2014年1月2日)

               

              三十五、文化自覺:

              文化需要信仰、信念和堅守。文化信仰、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律、文化自覺、文化傳承當成為國家民族的自覺行為。(2008年7月13日)

               

              三十六、理論與實踐的差距: 

              科學的理論能夠指導實踐的成功;科學的理論不能夠完全保證實踐的成功;成功的實踐則可以總結出成功的理論,用于指導實踐的成功?。?010年9月7日07:53:42)

               

              三十七、理論與實際:

              理論與實際是有差距的,許多理論不放到實際中是發現不了問題的?。?010年9月7日07:53:42)

               

              三十八、偉人: 

              偉人都同時具備最偉大和最平凡的兩面性,即既有超凡脫俗的一面,又有聯系基層,與最廣大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一面,從來不脫離群眾和實際。具有敏捷的思維和深邃的思想力,準確的判斷力、果斷的決策力和行動力,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有團結意識和全局觀念,大局意識強。有影響力,感化力和號召力,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著眼于構建和諧幸福的社會環境,為強國富民不知疲倦地工作,從而得到最廣泛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的人。(2010年12月15日05:14:01)

               

              三十九、原動力與內動力: 

              人的原動力和內動力源于精神,精神源于信仰!每個人就像一部發動機,有的人在別人幫助啟動發動機后,一會兒就又停止了運行,啟動不了;有的人需要別人幫助啟動發動機,然后自己就能正常工作;有的人自己就能啟動自己的發動機,然后正常工作。能自己啟動發動機的人,是具有精神、信仰的人,是具有強勁的原動力和內動力的人,是有歷史自覺和現實自覺的人,是能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2007年6月3日)

               

              四十、文化的重要性: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歷史,凡大興文化之風的時代,無一不是社會和諧、文明、進步,國家繁榮、強盛的時代。文化對全人類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無論你怎么放大他的功能和作用都不為過?。?011年9月11日10:25:49)

               

              四十一、個案與規律: 

              對于發生在個人身上的問題,要從個人身上找原因,在個案中去分析、尋找答案。對于發生和存在于社會群體中的共性問題,要到普遍現象中去尋找規律和答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找準原因,解決問題。(2010年10月9日)

               

              四十二、領袖: 

              在一片漆黑的環境中能夠發現一丁點的光亮,并努力帶著團隊朝前走,最終走向光明的人?。?012年7月19日07:27)

               

              四十三、文化人: 

              敬畏文化的人!推崇文化和推動文化發展的人!有文化情節的人?。?012年10月29日01:37)

               

              四十四、大小的重要性: 

              大就是大局、全局、宏觀、系統,就是重點、要點,就是核心、中心、重心。大和小是相對的,小就是具體事項、環節、細節。沒抓住大等于沒抓住重點、要點、核心、中心,等于沒把握住重心,沒有牽到牛鼻子。不重視小等于不抓具體、執行和落實,不注重環節、細節,其結果會導致前功盡棄,會導致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惡果。只有做到抓大不放小,做到大小兼顧,大小并重,才會有好的結果,才能出成績、出成就。(2007年7月11日)

               

              四十五、遠見、胸懷與格局的關系: 

              一個人遠見與胸懷的高度、深度、廣度決定你格局的大小。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由于其高度、深度、廣度不夠,而使短期謀劃受到局限。同樣,沒有全局思維的人,也不可能把局部的事情謀劃出多高水平來?。?004年5月13日)

               

              四十六、自然平衡: 

              大自然有平衡的能力,上帝很公平。在中東國家地下埋了石油,在南非地下埋了黃金、鉑金和鉆石。德軍入侵蘇聯時,嚴寒提前到10月來臨,讓德軍機械化部隊動彈不得。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侵略者必然以失敗而告終?。?010年1月13日)

               

              四十七、人生一定有規律: 

              浩瀚的宇宙中有太陽系、銀河系,還有不計其數的星球,它們都在圍繞軌道有規律地在運行。地球也有規律地在運行,不僅自己在轉動,還圍繞太陽在運轉,自轉一周為一天,公轉一周為一年。還轉出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還有12個月和24個節氣。這么大的物體都有規律,就不必說一個小小的人了,人生一定有規律。(2005年1月19日)

               

              四十八、胸懷與格局: 

              大胸懷孕育大格局,大格局促成大戰略,大戰略推動大發展。意識超前是行動超前的前提,行動超前是競爭力持續增強的重要保障。(2014年7月8日18:01)

               

              四十九、長處與短處: 

              人們總是習慣于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其實好與不好是相對的!借鑒別人的長處,包容別人的短處,自己就能長足進步?。?014年4月25日10:17)


              人生感悟篇 

              一、財富觀:

              財富來源于社會,應當回報給社會。在我畢生創造的財富中,1%留給自己,99%回報社會。這樣,我的內心才會平靜、自然、心安理得。(2009年11月7日)

               

              二、時間與人生:

              其實,人的一生很短暫,加在一起才3萬天左右,有的人積極向上,頑強拼搏,成就了輝煌的業績,為社會、為人類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們能夠以博大的胸懷關心周圍的人和事,心中裝著祖國和人民,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結合起來,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

              人的一生不在于自己獲得了多少,而在于自己對社會、對人類創造了多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國家和民族有沒有什么好處,有多少好處。這種好處越多,人生的價值就越高。(2001年5月3日摘自《關于職工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講座稿)

               

              三、做人與做事:

              低調做人,認真做事。(1995年8月10日)

               

              四、人生與財富:

              人生不在于自己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怎樣合理地分配好自己所創造的全部財富。(2010年2月24日12:59)

               

              五、祖國母親:

              在任何情況下,我都不會考慮加入任何別的國籍。生我養我的祖國就是我的母親,我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選擇離開。如果她確有不盡如人意的一面,我可以努力去改變她,使她日趨完美。(2010年2月23日14:14)

               

              六、時間不能在等待中度過:

              時間不能在毫無意義的等待中度過,否則就等于毫無意義地浪費生命??桃饫速M別人時間的人,等于圖財害命,因為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而時間可以創造價值和財富。(2007年4月6日)

               

              七、學習、工作、生活:

              人的一生不僅是奮斗的一生,還應該是學習的一生。今天更好的學習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打基礎。(2003年3月8日)

               

              八、執著追求:

              據說人有去生、今生和來生,如果真是這樣,來生我還選擇做圖書發行。我是一個執著、認真的人,新知是一個堅守自己文化理想的企業,如果真有圖書行業企業消亡的那一天,新知也要是最后一個。(2008年9月3日)

               

              九、把抱怨變成反思: 

              在同一個組織中,自己不努力朝前走就等于給了別人成長的機會。把抱怨別人改為反思自己,我們就能快速成長。(2009年9月17日10:59)

               

              十、見識:

              見多了才能識廣,少見了就會多怪。如果你沒有坐過飛機,你要裝已經坐過很多次是裝不出來的,這就是人需要不斷學習、積累、實踐和體驗的重要性?。?010年11月23日06:43:30)

               

              十一、學習、實踐與人生: 

              人的一生應當是持續學習的一生!不斷實踐的一生!努力奮斗的一生!越是這樣,人生的缺憾就越少。(2010年12月3日07:47:49)

               

              十二、積極與消極: 

              心態積極上進是增強發展力的催化劑;心態消極等靠往往會形成保守文化和踩剎車文化,這種文化一旦形成,對發展是極為不利的?。?010年12月13日12:29:25)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
                  1. <optgroup id="qnccs"><em id="qnccs"><pre id="qnccs"></pre></em></optgroup>
                      <track id="qnccs"></track>
                          <legend id="qnccs"></legend>